在四川西北的群山深处,岷江像一条银带子蜿蜒流过,滋润着松潘、理县、茂县、汶川这些地方的羌族、汉族和藏族百姓。这片土地地势陡峭,地震多发,算是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的四大地震带之一。
1933年,一个神秘的道士突然冒出来,留下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:“立不起桅杆,四川不平安。”十年后,叠溪古城被地震和洪水彻底毁了,死了好几万人。这个道士的预言怎么就应验了呢?
疯道士和他的预言1923年的夏天,叠溪古城外的小路上尘土飞扬,一个瘦巴巴的身影慢慢走近。他身上披着一件破道袍,满是灰,边角都磨烂了,露出里面的碎布条。
胡子乱糟糟的,盖住半张脸,眼窝深得像能藏下什么秘密似的。村民们放下手里的活,伸着脖子看他。有人忍不住问了句,他怎么没搭理,只是笑笑,摇摇头,就往城外的山坡上去了。
展开剩余86%山坡上有块大石头,长得像只大乌龟,头朝下,背对着岷江,风吹日晒弄得表面坑坑洼洼。道士停下来,用干瘦的手指着石头,声音低得像从地底下传出来的:“十年后,这只乌龟要下水。”旁边看热闹的人有的乐了,觉得这就是胡说八道;有的皱着眉,小声嘀咕石头怎么可能自己跑江里去。道士也不多解释,笑声还在山谷里回荡,他人已经走远了,影子都没了。
叠溪古城靠着岷江,背后是高山,房子顺着山势盖,街道窄得只能并排走两个人,石板路上人来人往。城里人多半靠种地和做点小买卖过日子,日子平淡得很。
可当地当官的早就跟茂县县长张雪岩提过,半夜里地下老传来像潮水一样的低响声,总觉得有点不对劲。可道士那番话压根没什么人当回事,日子照过,十年就这么过去了。
1933年夏天,四川热得像蒸笼,岷江水面上波光闪闪。灌县二王庙前香火不断,庙檐上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。庙里供着秦国时候的蜀郡守李冰和他儿子,纪念他们修都江堰的功劳。
这天,那个十年前的道士又出现了,还是那身破衣服,拄着根枯树枝做的拐杖,走路一瘸一拐地到了庙前,站定,盯着岷江看。
他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:“四川啊四川,李二郎要立桅杆,立不起桅杆,全川不平安。”声音在庙前飘了好一阵,围了一堆烧香的人过来听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,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——“桅杆”是什么?李二郎又是哪个?有人小声嘀咕,这怕又是瞎扯。道士说完就不吱声了,盘腿往地上一坐,闭上眼,面朝江水,跟个木头人似的。
一天、两天、三天……他不吃不喝,就那么坐着。庙前的空地人越来越多,老头点香,妇女拜神,都求个平安。有人开始传,这道士可能真有点本事,是老天爷派来提醒大家的。七天后,岷江上游传来轰隆一声,大家顺着声音看过去,一根大木头顺着水流下来了。
这木头粗得吓人,直径快一丈,长有八丈,上面满是裂纹,像老树皮似的。漂到宝瓶口那儿,突然停住了,像被水底什么东西托起来,慢慢竖起来,水面上露出五丈多高,跟船上的桅杆一样立在那儿。岸上的人都看傻了,喊着这是天上掉下来的怪事。庙前的香烧得更旺,大家跪了一地,都说这道士是活神仙。
就在这时候,坐着的道士猛地睁开眼,眼泪顺着满脸皱纹往下淌。他站起来,哭得撕心裂肺,挤出人群就往山里跑。有人追上去问怎么回事,他拿破袖子擦了把脸,叹口气说:“天机不能说破!”说完就钻进林子,再也没影了。老百姓议论开了,有的怕,有的迷糊,可谁也搞不清怎么回事。
地震和洪水来了那根大木头立在江中间,稳得像钉子钉那儿似的。半个月里,灌县的人天天挤在江边看这怪景,聊着道士那句话。1933年8月25日下午3点50分,叠溪古城的天还挺晴朗,村民们有的在地里干活,有的在街上摆摊,小孩在石板路上跑来跑去。突然地动山摇,房子晃得站不住,瓦片噼里啪啦往下掉,尖叫声到处都是。
城后面的大山响得像打雷,石头泥土跟洪水似的往下冲,灰尘铺天盖地。叠溪古城一眨眼就没了,几千人没跑出来,全埋在废墟里,跟着泥石流冲进岷江,连骨头都没剩。这地震有里氏7.5级,震中就在茂县叠溪,破坏力大得吓人,附近村子也跑不掉。
这场祸事里,就一个人活下来了。他是叠溪公安局的工人,那天去城外的城隍庙烧香。中午热得受不了,他在庙边凉亭歇了会儿。地震来的时候,地抖得厉害,他醒过来死死抱住亭子柱子,眼睁睁看着整座城被山体埋了。城隍庙的大房子也塌了,就他待的凉亭没倒。他吓得魂儿都没了,看江面水涨得老高,水浑得什么也看不清。
地震把山弄塌了,堵住岷江,弄出好几个堰塞湖。水越涨越高,堆起来的土石看着随时要垮。那时候的人不懂堰塞湖有多危险,还以为江水堵住没什么大事。45天后,1933年10月9日晚上,茂县县长张雪岩在县衙看文件。突然远处传来轰隆声,像大军压过来似的。他心里一跳,赶紧叫卫兵,拿上手电,爬上城墙看。
黑夜里,巨浪翻滚,直奔城里来。卫兵还没站稳,洪水就冲过来,城门塌了,砖头乱飞,城墙裂开,差点把他们压死。水冲进茂县,街上全是水,房子在水里晃悠。洪水卷着泥沙、树和碎石头,往下游的威州、汶川冲,把路上村子全毁了。
10月10日早上,灌县的人被水声吵醒。江边的人吓得腿软,看见七八米高的浪头,带着无数死人、破房子碎片,直冲宝瓶口。有人喊:“蛟龙发水啦!”晚上还有房子被冲进江里,里面的灯晃来晃去,远看像怪兽的眼,更吓人了。幸好都江堰的渠分了水,成都那边没遭大殃。
洪水过去,灌区河堤破得不成样,田淹了,村子没了。据统计,地震加洪水死了1.2万到1.8万人,茂县21个寨子全完蛋,威州被冲平,汶川低处也成废墟。这灾来得太狠,路坏了,东西少,救人都慢。
劫后余生和道士的谜洪水退了,灌县到处是烂摊子。街上、桥头、路边堆着人和牲口的尸体,还有鱼虾,太阳一晒就臭,病都可能传开。村民们累得不行,想收拾,又没什么人手。田里满是被水冲来的鱼,村民捡着吃,心里却难受——江里漂的还有亲人的尸体。
灾后,民间传开一首歌谣:“大灾无人问,红会拾残骸,手足散江中,数来万八千。”这歌谣写出了灾民的苦和无奈,后来成了四川人记这场灾的念想。好多年后,当地有个百岁老头回忆:“水退了,田里全是鱼,又大又多,可人命都没了,太惨了!”
大家开始想起道士那句话。原来“立不起桅杆”是说江里那根木头地震那天倒了,预示着灾要来。老百姓叹气,要是早信他的话,兴许能躲一躲。可惜晚了,叠溪古城泡在堰塞湖底,茂县、威州什么也没剩。
那个道士呢,自从他在二王庙哭着跑了,就没消息了。有人说他躲山里修行去了,有人说他真是神仙,预言灵了就上天了。他到底是谁,怎么知道这些,到现在都没人说得清。可能他看山看水看出了门道,可能他真有点特别的本事。
这场灾让人明白,四川这地方地质太复杂,地震、滑坡说来就来。都江堰的设计在这回救了不少人,也让大家佩服古人的脑子。现在想想,那道士的话虽玄乎,可也提醒了我们,得防着点天灾啊。
发布于:河南省配先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