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导体制造过程中,含氟废水主要来源于芯片加工的刻蚀与清洗环节。在晶圆制造阶段,需使用氢氟酸(HF)、氟化铵(NH₄F)等氟基化学品进行精细刻蚀和表面清洗,从而产生大量含氟废水。同时,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酸碱调节剂、显影液及CMP(化学机械抛光) slurry残留物,共同构成了高盐基质。
这类废水的特殊性在于氟化物与高盐分的共存:
1️⃣ 氟浓度通常达200-2000mg/L,且常含多种氟络合物(如SiF₆²⁻、BF₄⁻);
2️⃣ 盐分浓度极高(电导率常>10mS/cm),富含氯离子、硫酸根及铵盐;
3️⃣ 水质波动大,可能掺杂有机溶剂及微量重金属。
此类废水处理难度极高——
高氯离子/硫酸根会竞争反应位点,干扰氟的去除;
氟络合物稳定性强,传统钙盐沉淀难以彻底破解;
盐分升高还会抑制絮凝剂效果,增加污泥处理难度。
半导体含氟高盐废水的有效处理,需结合预处理络、选择性除氟及深度脱盐工艺,或使用除氟剂进行处理,方能实现达标回用或排放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先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